HAIWEILIGAILIANGJI
一、小籠包的歷史由來
二、小籠包各地特色
三、小籠包制作工藝
四、包子餡料的制作
小籠包別稱小籠饅頭,是我國傳統(tǒng)的快餐面食之一。源于北宋京城開封的灌湯包,南宋時在江南承傳、發(fā)展和演變而成,近代以常州萬華茶樓的小籠饅頭最為出名。小籠包,是常州、無錫、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嘉興、蕪湖、徽州、嵊州等江南地區(qū)著名的傳統(tǒng)小吃。
一、小籠包的歷史由來
小籠包的歷史可上溯至北宋,尚有類似的“灌湯包子”流傳至今。清代道光年間,在今常州出現(xiàn)了現(xiàn)代形式的小籠包,并在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,如常州味鮮,無錫味甜,但都具有皮薄鹵足、鮮香美味等共同特點(diǎn),并在開封、天津等地也得到了傳揚(yáng)。近代江南小籠包真正成形的歷史已很難考證,但普遍認(rèn)為現(xiàn)代小籠包與北宋時期的“山洞梅花包”和“灌湯包子”有著傳承上的淵源關(guān)系,在靖康之變后由北宋皇室南遷時帶入江南后演變而來,與中國北方地區(qū)流行的灌湯包子系出同門,千百年來傳承一直沒有斷絕,并在各地得到了創(chuàng)新和發(fā)揚(yáng)。常州萬華茶樓在清代道光年間首創(chuàng)的“加蟹小籠饅頭”,上海南翔鎮(zhèn)的黃明賢在1871年創(chuàng)制的“南翔小籠饅頭”,包括清代光緒年間流行于無錫惠山秦園一帶的無錫民間小籠饅頭,及開封、天津等地近代創(chuàng)制的小籠包,都各具特色。江南一帶的常州、無錫、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蕪湖等地都有著悠久的小籠包烹飪歷史,現(xiàn)存著不少以小籠包為特色的百年老店。
二、小籠包各地特色
1、無錫小籠包
無錫的小籠包以皮薄鹵多、口味鮮甜而譽(yù)遍滬、寧、杭一帶,是無錫傳統(tǒng)名點(diǎn),已有上百年的歷史。它選用上等面粉制作,選料精細(xì),小籠蒸熟,有些鮮甜細(xì)膩的江南風(fēng)味。具有“夾起不破皮,翻身不漏底,一吮滿口鹵,味鮮不油膩”的特色。
無錫小籠包有鮮肉小籠包與蟹粉小籠包兩種,鮮肉小籠包的肉餡緊酵皮薄、餡多鹵足、鮮嫩味香。而在鮮肉餡心中加入熬熟的蟹粉與蟹黃油,即是著名的“無錫蟹粉小籠包”,口感鮮美,齒頰留香,不僅適合即席食用,更是饋贈親朋的特色禮品。
2、常州小籠包
常州小籠包具有“皮薄透明、鹵汁豐富、蟹香撲鼻、肥而不膩、汁水濃郁、肉餡鮮嫩”的特點(diǎn)。輔以香醋、嫩姜,風(fēng)味更佳,堪稱常州一絕。加蟹小籠包是常州季節(jié)性的傳統(tǒng)風(fēng)味小吃,每年中秋節(jié)前后,桂花盛開之際上市供應(yīng)。加蟹小籠包,原來叫加蟹包子。包子,古稱“饅頭”,常州人亦稱其饅頭。
3、上海小籠包
上海的南翔小籠包有百年歷史,誕生于清末同治十年。最初的創(chuàng)始人是一家點(diǎn)心店――日華軒點(diǎn)心店的老板黃明賢,后來他的兒子在豫園老城隍廟開設(shè)了分店。也就是在這繁華喧鬧的豫園里。
南翔小籠包初名“南翔大肉包子”,后稱“南翔大包子”,再稱“古猗園小籠包”,現(xiàn)叫“南翔小籠包”。大肉包子采取“重餡薄皮,以大改小”的方法,選用精白面粉搟成薄皮;又以精肉為餡,不用味精,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,以取其鮮,灑入少量研細(xì)的芝麻,以取其香;還根據(jù)不同節(jié)令取蟹粉或春竹、蝦仁和入肉餡,每只包折裥14褶以上,一兩面粉制作10只,形如荸薺,戳破面皮,蘸上香醋,就著姜絲,咬一口南翔小籠包,然后細(xì)細(xì)品味,品味上海傳統(tǒng)的飲食文化,品味遠(yuǎn)離喧囂都市的那份“鄉(xiāng)野”之情,品味好吃的南翔小籠包。
4、天津小籠包
因天津習(xí)慣稱“包子”,所以說法不一樣。狗不理小籠包,具有皮薄,餡大的特點(diǎn),并把包子放入蒸籠中使得包子更有滋味。
狗不理包子口感柔軟,鮮香不膩,形似菊花,色香味形都獨(dú)具特色,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鮮美而譽(yù)滿全國,名揚(yáng)中外。
5、開封小籠包
開封小籠包又稱灌湯小籠包,是開封的著名小吃之一,早在北宋時期,已有售賣,稱灌漿包或灌湯包子。
20世紀(jì)20年代,名廚黃繼善創(chuàng)辦“第一點(diǎn)心館”,主營灌湯包子。30年代,他適應(yīng)市場需求,對包子的制作方式加以革新,將原來用半發(fā)面皮和瘦皮和瘦肉摻豬皮凍糕加江米、料酒、子母油、甜面醬、小磨香油等制餡,改為用死面制皮和用白糖、味精為餡提鮮。通過“三軟三硬”和面,使面皮盤筋韌光滑,不漏湯,不掉衣。還改大籠為小籠包蒸制,小籠包帶蒸籠一起上桌,現(xiàn)吃現(xiàn)蒸,保持旋蒸,既保持了包子的熱度和形狀的完美,又便于經(jīng)營,備受顧客歡迎,這便是開封小籠包。
三、小籠包制作工藝
為了蒸好小籠包,發(fā)面時除了使用酵母外,還可以使用包子泡打粉,包子泡打粉能很好地彌補(bǔ)酵母的產(chǎn)氣不足,使得蒸出的小籠包飽滿松軟,使用包子泡打粉是制作小籠包的新技術(shù)!
小籠包的參考配方
原料名稱 |
參考配方 |
參考比例 |
面粉 |
1公斤 |
以面粉計(jì) |
水 |
0.7公斤 |
70-75% |
酵母 |
10克 |
0.5-1% |
海韋力包子泡打粉 |
20克 |
1.5-2.0% |
四、包子餡料的制作
1、天津狗不理包子餡
主料:三分肥七分瘦的豬肉350g,皮凍100g,蔥末50g,生姜適量
調(diào)料:食鹽,雞精,淡色醬油,香油。
做法:
?、?、豬肉剁成肉糜,皮凍切為丁,把生姜打成45ml左右的姜水;
?、凇⒃谌饷又蟹湃胧[末、姜水、雞精、鹽、淡色醬油、麻油,用力攪拌至均勻;
?、?、在攪拌好的肉糜中均勻放入皮凍丁;
?、堋⒎湃氡淅鋬鰧?,冰凍一小時。
2、山東大包子陷
主料:五花肉200g,粉絲100g,大白菜100g,蔥姜各50g
調(diào)料:食鹽、雞精、甜面醬、醬油、料酒、糖
做法:
?、佟⑽寤ㄈ馇谐啥?,蔥姜切成泥;
?、凇⑷舛∠洛伋粗磷兩?,放入鹽、雞精、醬油、料酒、糖炒勻;
?、邸⒋蟀撞饲谐尚《?,撒少許鹽腌制20分鐘后擠去多余水分;
?、?、粉絲用開水燙軟,切成小段;
?、荨盐寤ㄈ舛?、粉絲、大白菜攪拌均勻。
3、開封灌湯包餡
主料:豬后腿肉300g,皮凍100g,豬骨濃湯適量,姜汁適量
調(diào)料:食鹽、雞精、淡色醬油、糖
做法:
?、?、豬后腿肉剁成肉糜,皮凍切成碎粒;
?、?、將肉糜和皮凍?;旌希尤胧雏}、雞精、淡色醬油、糖、姜汁攪勻;
?、?、攪拌的同時分次、少量加入豬骨濃湯;
?、堋⒎湃氡淅鋬?span>10-15分鐘(可選,根據(jù)個人技術(shù)調(diào)節(jié))。
4、上海蟹黃小籠包餡
主料:三肥七瘦豬肉330g,蟹黃330g,皮凍100g,姜汁適量
調(diào)料:食鹽、雞精、淡色醬油、糖
做法:
?、佟⒇i肉剁成肉糜,皮凍切成丁備用;
?、凇讶饷雍托伏S混合,攪拌至均勻;
?、邸⒓尤臌}、雞精、淡色醬油、糖、姜汁攪勻;
?、堋⑵黾又琉W料中,拌勻即可。
5、廣式叉燒包餡
主料:叉燒肉350g,魚膠一茶匙,蔥段、洋蔥絲和姜片適量
調(diào)料:食鹽、雞精、黑醬油、耗油、水
做法:
?、?、水燒熱,加入魚膠化開;
?、?、將食鹽、雞精、黑醬油、耗油放入魚膠液中攪拌均勻;
?、邸咽[段、洋蔥絲和姜片放入熱油中,爆香后撈出,加入魚膠液即成叉燒醬汁;
?、堋⒉鏌u汁盛入小碗中,待涼后放入冰箱冷藏,直到醬汁凝固成布丁狀即可;
?、?、叉燒肉切成丁,與叉燒醬汁拌勻。
網(wǎng)上購買:
當(dāng)?shù)刭徺I:
需要查詢當(dāng)?shù)睾mf力銷售點(diǎn),請電話聯(lián)系或留言給我們!聯(lián)系電話(點(diǎn)擊撥打):0371-65365555 63577775